16:9并非完美,新规格LCD普及的不确定因素
高清,节能环保,成本优势,这是16:9 LCD的最大优势所在。但是,16:9 新规格液晶显示器并非完美,其彻底取代16:10的传统宽屏LCD,依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。
实际显示面板减小
与传统的16:10宽屏LCD相比,16:9规格的LCD,其实际屏幕面板不升反降。以24英寸宽屏LCD为例,16:10的分辨率为1920*1200,而16:9的分辨率则为1920*1080,显示面积减少了11%左右。而以22英寸(16:10)与21.5英寸(16:9)为对比的话,前者的物理面积为140262.57mm(平方),后者则为127776.46mm(平方),也就是说,其物理面积也减少了9%左右。这点是用户们比较反感的,感觉说是16:9的价格更低,但是实际上,无论是显示面积还是物理面积,都是减少了的,消费者并没有占到便宜。
用户短时间内无法接受
很多第一次看到16:9 液晶显示器的用户第一感觉就是:咋又变长了!没错,16:9规格的液晶显示器,给人的感觉确实是狭长了不少,这对于用户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不少用户对此表示不习惯,感觉人给拉矮了。其实这是关系到一个用户的舒适度体验问题,比如21.5英寸的字体会比主流的22英寸LCD更小一些,可能会有些用户不习惯。另外,16:9规格可能还会造成一些游戏兼容性方面的问题。
除了应用体验这一方面之外,另一方面则是用户的消费惯性问题。大家目前都已经接受了16:10规格的宽屏液晶显示器,突然之间插进来的16:9的新规格,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惯性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。在短时间内,消费者对16:9 LCD的认同程度并不会很高。
高清不等于无黑边
高清依然有黑边
此前用户利用16:10宽屏LCD欣赏高清视频时,要么就是出现画面被拉伸的情况,要么就是屏幕四周留有黑边。而16:9 LCD最大的卖点就是支持高清/全高清,按理说,这些讨厌的黑边从此就将离我们远去了。但是其实不然。因为最新的好莱坞大片采用的是2.35:1/2.4:1,采用16:9的LCD播放这些视频时,依然会留有黑边。
实际价格是否真有优势
虽然16:9 LCD一再标称其成本低,具备价格的优势。但是,这仅仅是上游面板厂商的说法,因为16:9 的切割比例更适合他们利益。但是,对于LCD厂商而言,情况可不一定如此。在16:9规格的LCD面板推出之外,除了明基(与友达关系良好)是全线投入之后,其他品牌的跟进显得多少有些保留。
此前21.6英寸宽屏LCD的推出,已经给不少厂商敲响了警钟。与16:9 LCD一样,21.6英寸推出的原因也是因为其更符合面板厂商的利益,而卖点之一也是成本更低,实际上,价格上也要比22英寸宽屏LCD便宜了100元左右,在上市初期,21.6英寸曾一度号称要取代22英寸LCD。但是从上市至今,21.6英寸宽屏LCD的销售情况未见好转,市场对其抗拒程度比较强,21.6英寸宽屏LCD已经沦为市场上较为尴尬的规格之一。
鉴于21.6英寸宽屏LCD在市场上的冷遇,在16:9 LCD推出初期,相信不少LCD厂商并不会投入很大的资源在16:9LCD上。此外,目前LCD厂商手头还压有数量不少的库存,一旦16:9 LCD来势太凶,势必会对老规格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综合而言,16:9 LCD在上市之初,价格优势并不会特别明显。